“小题大做”——厨房里的包容性设计:
从理论到实践的产品设计全流程研习营 | 共创荷兰设计周展览作品!
烹饪不仅是日常所需,更是生活独立和幸福的要素。厨房设计如何变得更加包容?无论是儿童、老人、残障人士,还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人人都应能在厨房中自如操作并享受烹饪的乐趣。
我们诚邀您加入「厨房里的包容性设计」研习营,从设计研究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包容性设计,与大家共同手把手、共创更友好的厨房用具设计。更有机会入选荷兰设计周展出,用你的创意惊艳世界!
研习营缘起 | 为什么要关注包容性厨房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家庭中使用最频繁的空间之一。然而,现有厨房用具的设计并未充分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例如:
✅ 标准化厨房尺寸忽略身高差异,难以同时满足轮椅使用者、儿童和成人的操作需求
✅ 大多数厨具预设用户为双手健全者,如传统锅具需要双手倒水,单手倒水易烫伤
✅ 厨房设备依赖视觉标识、炉灶火力档位仅用数字或图标显示,视障者无法感知
不废话、动手干的全流程设计实战——每个阶段都由业界一线导师亲自指导

- 面向多样性的用户研究
包容性设计专家姜颖博士与黎昉博士将带你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提供系统的设计方法。 - 共情和赋能驱动的设计概念发想
推测设计专家沈宾老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指导用户痛点转化为具备功能性、叙事性的概念。 - 细致和务实的产品原型实现
包容性产品设计师王勃(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用丰富的产品落地经验辅导产品制作。 - 包容性产品设计服务延伸
法国设计师 Aurore Brard(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用产品与服务设计的经验启发作品从功能到设计服务的延伸。
课程安排 | 四个周末,从观察、定义、转译到设计的全流程体验
研习营时间:2025年5月18日、2025年5月25日、2025年6月1日、2025年6月8日,四个周日全天线下辅导
第 1 周 | 包容性设计流程 & 需求探索
🎯 介绍包容性设计的核心理念
🎯 包容性设计的流程和共情方法
🎯 制定研究框架,识别厨房用具的设计排斥

第 2 周 | 问题聚焦 & 概念发想
🎯 展示归纳总结的设计研究结果,细化和明确设计需求,定义设计标准
🎯 与法国设计师Aurore Brard进行头脑风暴和设计构思,设计赋能响应机制和供求竞争准则,提出创新性的厨房用具设计方案
🎯 学习如何将包容性设计原则融入实际产品。

第 3 周 | 设计翻译 & 功能优化
🎯 原型细节减法优化
🎯 根据制作工艺确定生产方法
🎯 根据展示故事性调整设计

第 4 周 | 最终呈现 & 备战荷兰设计周
🎯 作品展示 & 包容性评估、专家点评,获得一线导师建议
🎯 设计作品提交 & 参展材料准备
🎯 了解荷兰设计周的展览流程,为国际展示做好准备!

参与者将有哪些收获?
🏆 国际展览机会
作品有机会在 2025 荷兰设计周展出,与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和企业代表交流,收获国际认可!
📖 包容性设计全流程体验
从用户研究到概念创作、产品开发,体验完整的包容性设计创新流程,提升你的设计能力!
🎤 结课证书
研习营结束后参与者将获得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包容性设计中心颁发的证书。
🌍 荷兰高校参观
参观荷兰多所设计院校和设计公司。
如何报名?
📌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 2025 年 5 月11日
📌 研习营地点:上海市徐汇区贝岭大厦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包容性设计中心
👉 报名条件:需提交个人简历与3件设计作品,入选者会在5月初收到录取通知。
报名/咨询:姜老师

报名费用:
早鸟价( 5月1日前支付 )
仅参加研习营:1500元
研习营+荷兰设计周展出:2000元
常规价
仅参加研习营:1800元
研习营+荷兰设计周展出:2400元
导师介绍

黎昉 博士
资深设计师、设计研究工作者。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拥有超过20年专业经验,涉猎IT、互联网、医疗、家电、快消品等诸多行业的设计研究与实践、技术转移、创新管理以及开放远程教育等广泛领域。主要研究在包容性设计的可持续实践、新兴技术的应用和转化,以及跨学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姜颖 博士
包容性设计中心负责人,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导师,华东理工大学企业硕导。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她擅长运用包容性设计、行为改变策略和设计虚构叙事等方法,为品牌文化、产品开发与交互体验等项目提供服务。此外,她在设计教学与设计研究方面具有多年经验,曾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Helen Hamlyn Centre for Design研究员,出版书籍三部,发表论文20多篇。

王勃 Boey Wang
产品设计师,毕业于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Man and Wellbeing”专业。作为荷兰ArtEZ艺术大学的社会设计讲师,受到盲人感知世界方式的启发,将触觉逻辑融入功能设计,将非视觉视角作为探索已知世界的新途径,以包容的方式将少数群体纳入社会生活。他将商业设计与关怀设计相结合,他的作品屡获国内外殊荣,包括iF设计奖、英国詹姆斯·戴森设计奖、美国Core77设计奖和Dezeen设计奖等。

沈宾
跨学科设计研究者,创作者与策展人。曾工作与生活在伦敦。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Design Interactions, 师承Dunne&Raby教授。她的设计研究工作室(伦敦/北京)专注于科技、生态、设计与想象力的交互,融合探测性设计、服务设计、设计研究和战略咨询, 为企业及创意领域创造新的价值。她的跨学科研究入选荷兰创意产业基金会包容性设计研究(2024),是国内首位开设世界构建课程并教授改良版探测性设计(Speculative Design)的研究者,曾在清华“Design Future”、日法基金会科技艺术论坛、林茨电子艺术节等国际会议分享成果。曾被欧洲媒体评为中国最具启发性10位创作者之一,并担任SIGGRAPH Asia 2025 Art Gallery国际评委。

Aurore Brard
身居荷兰的法国设计师,致力于包容性设计的产品与服务设计,去改善更多人日常生活的质量。她质疑“标准用户”的设计理念,认为包容性设计能够为所有人带来自主、舒适与福祉。Aurore 善于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联系,通过倾听与交流深入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在合作过程中,她注重与各方保持清晰沟通,并始终将最终用户置于设计流程的核心位置。她灵活的专业网络也使她能够根据项目的性质组建合适的团队。
主办单位: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包容性设计中心
协办单位:容宜设计


